1. <code id="ak4tt"></code>
      1. <blockquote id="ak4tt"><div id="ak4tt"><kbd id="ak4tt"></kbd></div></blockquote>
      2. <rt id="ak4tt"><optgroup id="ak4tt"><tt id="ak4tt"></tt></optgroup></rt>
      3.  首頁 <  洞見 < 正文

        “華為HR實名控訴事件背后,組織應該如何審視自身HR隊伍的培養?

        觀點文章/2019-12-02/和致眾成

        “華為HR內網五千字實名控訴事件”可以說是前段時間在HR圈內最“爆炸”的新聞了,關于事件的討論一直不絕于耳。觀點基本分為兩派,一派力挺事件主角胡玲,認為其敢直言、有擔當,而另一派則認為,胡玲作為HR沒有顧全大局,顯然不夠職業。進而不同觀點的持有者各自表達自己的看法,然而眾多的觀點中卻很少有站在HR本身的角色上、站在組織的角度去反思整個事件,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

        我還是先來對整個事件進行一個回顧。

        10月30日,華為2012實驗室人力資源部員工胡玲在華為心聲論壇實名發五千字長帖《研發兄弟們對不起,我盡力了——實名來自2012人力資源部》,舉報華為內部HR的各種懶政失職,更多細節內容直指HR領導、華為部分HR政策導向及華為企業文化,并稱:“奉勸各位兄弟,不要相信 HR,他們沒有誠信?!?/p>

        這篇5000字長帖講述了她在HR崗位上幾個月的時間里,當她在力求改善研發工程師工作環境、解決問題的時候,卻發現原來HR團隊和領導與原本的工作職責背道而馳。

        當研發員工月加班160多個小時的時候,HR團隊領導只關心160個小時中有多長時間是劃水;這位領導吃著公司200塊一對的大閘蟹,卻認為給食堂提意見的研發應該清退;當32歲的研發績效B+被勸退的時候,40歲的HR同事上班摸魚績效三連B卻還隨心所欲。 面對整個研究院25000名辛辛苦苦加班的研發員工,和另一邊“作威作?!钡腍R同事,胡玲發現,自己成了幫助研發員工解決問題之路上的孤家寡人,被領導逼迫出賣提意見的研發,眼睜睜看著領導們違反勞動法。

        事件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僅華為心聲內部社區就有7000多條回復,還在不同社交平臺和海外媒體中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華為,胡玲事件,人力資源,隊伍,HRBP,培養,重視

        華為目前全球員工人數19.4萬人,研發人員超過8萬,占總人數45%左右。管理好如此龐大的員工團隊對科技巨頭華為來說是一個重要問題。而胡玲的描述無疑為我們展現了這樣一副場景,那就是“前方吃緊,后方緊吃”。在華為高喊“以人為本,心德為先”、“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人才經營是業務發展的關鍵”這些令人奮進的口號的同時,卻忽略服務于人才的HR職能建設與發展的問題。

        比人才發展與人才經營更重要的議題是HR隊伍的培養與塑造!

        我們再次把目光放到本次事件的“主人公”胡玲身上。從文章中我們可以發現胡玲從事HR工作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可以說時間并不長。作為一名HR新兵,她有熱情,敢愛敢恨,對研發團隊的需求感同身受,為研發團隊勇于發聲,這讓我們看到了她身上的正義感與閃光點。然而,作為一名HR,她缺乏起碼的企業管理運營整體大局觀,這也導致這次事件的直接導火索。身為一名HR的胡玲顯然還不夠成熟,她完全可以一種更為“低調”的方式去嘗試反饋這個問題,然而她并沒有,這是缺乏指導與培養的表現。就此,我們把“取景框”放大一些,可以說胡玲在還沒有成為一名心智成熟的HR之前就被推向了“戰場”,而這樣的責任又該歸咎于誰呢?

        華為無疑是一個龐大的組織,而在這樣一個龐大的組織下人員結構錯綜復雜,管理難度不言而喻。我們姑且把這次事件稱之為“風險”,而這樣的“風險”在這樣一個復雜的環境內是完全可以預判到的。如果有人可以將這樣的“風險”提前告知胡玲,提前對她進行心理建設,也許本次事件就不會發生。

        那么我們不禁就會有這樣的疑問,一名優秀HR的標準是什么?他們的工作重心與工作方式是怎樣的?如何評價HR的工作真正創造了價值?而對于胡玲來講,作為一名HR新兵,她應該得到什么樣的指導與培養,而在還沒有成為一名成熟的HR之前,如何使其既保留如火的熱情,又保障不會被火所灼傷?我想,這些問題值得每一位企業管理者認真思考。

        另一方面,眾所周知在一支隊伍里每個個體都擁有不同的特點,如何讓擁有不同個性的人將步伐協調一致,從而形成合力為組織所用,這也是企業管理者需要著重關注的。

        我們把組織中的個體分為三種類型:

        自燃型——永動機,帶著隊伍往前跑;

        可燃型——被團隊熱情感染,跟鄭跑起來;

        不燃型——無論外界趨勢、氛圍如何,無論給予多少機會、投入多少資源培養,依然缺乏動力把工作做好。

        在一支隊伍里,優秀的領導會把組團對、帶隊伍放在第一位,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識別出上述三種類型的人,從而讓自燃型的人承擔起更大的責任,把不燃型的人踢出隊伍。

        胡玲事件中提及的另外兩名HR,一位是吃著公司200塊一對的大閘蟹,卻認為給食堂提意見的研發應該清退的HR領導;另一位是40歲上班摸魚績效三連B卻還隨心所欲的HR同事。

        觀此情況,我們發現但凡員工數過萬的企業,其HR隊伍的規模也必然不容小覷,小一些的近百人,而規模大的可能會達到上千人。那么問題來了,在輔助各個業務負責人選人用人之時,誰來打造這支HR隊伍?誰在把HR隊伍中的害群之馬識別出來,拎出隊伍之外?有沒有服務HR的HR?誰在確保這支隊伍走在正確的價值軌道上面?這樣的問題一旦掉以輕心,帶來的惡劣影響將會后患無窮,這不僅體現在某個事件上,還會讓整個團隊的士氣、讓組織內部的氛圍大打折扣。

        HR團隊無小事,在當前中美貿易戰陰云依然彌漫的情況下,華為整個集團面對壓力的同時,不得不為胡玲事件分心,并且不得不面對研發團隊的人心被攪動起來的事實。這樣的情況足以說明了人力資源工作的重要性及復雜性。然而,HR這支隊伍是否得到了足夠的關注?而企業的領導者又是否拿出了精力與時間思考如何塑造好這支隊伍?

        關于本次時間或者HR隊伍的建設,您有什么想說的?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寫在最后

        和致眾成在人力資源共享服務領域深耕20余年,我們發現成為一個真正的業務伙伴需要堅持6項基本原則,同時需要建立人力資源客戶對自己的信任感并學會影響高層管理團隊。

        華為,胡玲事件,人力資源,隊伍,HRBP,培養,重視
        亚洲国产精品中文字,91新拍国产在线观看,亚洲午夜精品无码,亚洲va在线va天堂va